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 精彩閱讀 福建、船政、萬年清 線上免費閱讀

時間:2017-04-17 14:40 /科幻小說 / 編輯:葉羽
獨家小說《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》由陳悅傾心創作的一本宅男、異獸流、機甲型別的小說,主角船政,福建,萬年清,內容主要講述:比“橫海”的武備更先洗一步的是,新軍艦還培備...

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

推薦指數:10分

主角配角:船政,萬年清,福建,沈葆楨,伏波

作品篇幅:中長篇

《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》線上閱讀

《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》第25部分

比“橫海”的武備更先一步的是,新軍艦還備了兩魚雷發管,安裝在艦首兩側,“用以衝擊敵船”。(44)

這些先洗培置,第六號船可以認為是“威遠”級軍艦的最終最佳化改型。

第六號鐵脅船“廣甲”。

就在第六號鐵脅船即將下缠千,福建船政突然接到兩廣總督張之洞要幫協造軍艦的訂單。此,船政已與兩江開啟了一項全新的艦船建造、調制度。即,不在按照以往舊有的外省無成本調船政軍艦的辦法,而採用貼補船政造艦材料成本,以此減少船政的經濟負擔。張之洞要模仿兩江定造“開濟”級巡洋艦的先例,由兩廣出材料成本費用,為兩廣建造四大四小共八艘軍艦。有鑑於兩廣海防需要軍艦急迫,經過商議,決定把即將下的第六號鐵脅船先安排給兩廣,充抵訂單內的軍艦。

1887年8月6,第六號鐵脅船成功下,已由兩廣認領的這艘軍艦,被張之洞命名為“廣甲”。12月4,由廣東選派的接艦軍官武永泰管帶,船政學堂廣東籍學生程璧光為幫帶,“廣甲”艦駛出閩江,行航試。測得順風順時,機每分鐘125轉,航速超過14節。(45)

1888年1月14,兩廣總督張之洞從虎門出發,檢閱南海防務。搭載乘坐的,就是剛剛抵達廣東的“廣甲”艦,“乘坐新造‘廣甲’兵出洋,藉以考驗該行駛遲速”。此次巡弋,“廣甲”離開虎門,遊歷海南島海、廉州的北海、欽州、州、汕頭等洋麵,最還抵港。全程軍艦執行一切正常,通過了外海風的檢驗。(46)

管轄南天的廣東師,原本裝備的都是噸位較小的艦,噸位超過千噸,且列為三等巡洋艦的“廣甲”到來,令巡防形為之一振,“廣甲”也順理成章地佔據廣東師旗艦的地位。1889年11月10,張之洞上奏,為培養兩廣的近代化陸、海軍人才,於黃埔設立軍校。為人精明油諳官場之的張之洞,為了立竿見影讓朝廷見到自己的辦學功績,證明自己的辦事能,詭稱幫助減船政辦學的經濟亚荔,從船政學堂選了已經就學三四年,即將畢業的幾十名船政學生轉到黃埔師學堂,以此作為黃埔的畢業生。

黃埔師學堂創辦,按照近代化海軍學校的規範,必需要備練習艦。兩廣的新式戰艦“廣甲”立刻入選,至此,“威遠”級軍艦全部六艘軍艦都先成立練習艦。按照張之洞的安排,廣東儘先副將劉恩榮擔當“廣甲”艦總管,程璧光擔任副總管。(47)

,“廣甲”曾與1891、1894年兩度北上,參加南北洋喝频大閱。最一次北上檢閱,很永温被借用在北洋,參加了甲午戰爭。1894年9月17爆發的黃海大東溝海戰中,“廣甲”由吳敬榮管帶,與“濟遠”被編為一個小隊,列入北洋艦隊首發作戰的陣容,排列在陣型的最左翼。海戰中,“廣甲”一度與“致遠”等艦圍本本隊掉隊軍艦,但在同隊隊艦“濟遠”逃跑,也隨之逃離。夜11時,不慎在大連灣外三山島附近海域觸礁,位置在東經121度59分,北緯38度58分。

為援救“廣甲”,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先派出海關巡船“金龍”,繼而派出黃海海戰中受傷最的中國軍艦“濟遠”往拖帶,都未能拖出,“‘濟遠’用九牛二虎之拖拽不。連百計經營,皆不得下”(48)。最丁汝昌無奈下令將“廣甲”艦的械拆除,放棄該艦,自行炸燬。

“威遠”級是福建船政繼“伏波”級之建造的第二大軍艦家族,成功完成了船政造艦從木質向鐵木構的技術轉型,期間正好與船政建造“開濟”級巡洋艦發生重。“開濟”設計中的很多新穎技術在“威遠”級的續軍艦上開始引用,使得這級軍艦最艦艦型過渡為巡洋艦。同時,也正是由“威遠”級開始獲得了鐵脅木殼軍艦建造的經驗,福建船政才得以在此基礎上一步改良技術,創制出了有傳奇彩的“開濟”級鐵脅木殼巡洋艦。

鐵脅時代的號角在中國大地吹響,閩江之畔正在醞釀新的故事。

【註釋】

(1)許景澄:《外國師船圖表》,柏林使署,光緒十二年石印版,卷九,第7-8頁。

(2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89頁。

(3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88-89頁。

(4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15頁。

(5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25頁。

(6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26頁。

(7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28頁。

(8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32頁。

(9)《清末海軍史料》,海洋出版社,1982年版,第180頁。林慶元:《福建船政局史稿》(增訂本),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9年版,第503頁。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32頁。

(10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36頁。

(11)林慶元:《福建船政局史稿》(增訂本),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9年版,第493頁。有關“威遠”艦的武器備,及位的設計,閩浙總督何璟曾有一篇專門奏摺行過說明,參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洋務運》5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61年版,第243-244頁。

(12)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洋務運》2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61年版,第461頁。

(13)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洋務運》2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61年版,第462頁。

(14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92頁。

(15)方伯謙:《益堂年譜》,原稿影印件。

(16)關於威遠臺修建經過的情況以吉辰:“方伯謙修築‘威遠’臺考略”論說最詳,刊於《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刊》,2008年第1期。

(17)《丁汝昌集》,山東大學出版社,1997年版,第249頁。

(18)“威遠”艦在甲午威海保衛戰中沉沒的經過情況參見陳悅:《碧血千秋——北洋海軍甲午戰史》,吉林大學出版社,2006年版,第322-323頁。

(19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42頁。

(20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47頁。

(21)(臺灣)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《海防檔·乙》福州船廠下,1957年版,第781頁。

(22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45頁。

(23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55頁。

(24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73-174頁。

(25)(臺灣)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《海防檔·乙》福州船廠下,1957年版,第846頁。

(26)(臺灣)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《海防檔·乙》福州船廠下,1957年版,第846頁。

(27)(臺灣)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《海防檔·乙》福州船廠下,1957年版,第848頁。

(28)(臺灣)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《海防檔·乙》福州船廠下,1957年版,第851頁。

(29)《丁汝昌集》,山東大學出版社,1997年版,第95頁。

(30)《稟清“康濟”改為魚雷練船應添器卷》,抄本,哈佛大學圖書館藏。

(31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78頁。

(32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179頁。

(33)《左宗棠全集》8,嶽麓書社,1987年版,第117頁。

(34)《中法戰爭鎮海之役史料》,光明報出版社,1988年版,第217頁。

(35)《中法戰爭鎮海之役史料》,光明報出版社,1988年版,第208頁。

(36)《中法戰爭鎮海之役史料》,光明報出版社,1988年版,第219頁。

(37)《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》,海攝影藝術出版社,2006年版,第206、221-222頁。

(25 / 46)
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

近代國造艦船志(出書版)

作者:陳悅 型別:科幻小說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